寒冬臘月去哪玩?室內看展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哦,近期,京城有不少展覽上線,和朋友一起打卡吧!
“花開時節動京城·冬”
名家書畫邀請展
日前,由北京美術家協會、東城區文化和旅游局主辦,東城區文化館、東城區文化旅游推廣中心承辦“花開時節動京城·冬”名家書畫邀請展在風尚美術館開幕。
“花開時節動京城”東城書畫系列活動是2022年起東城區文化和旅游局和區文化館共同打造的全新品牌。此次開幕的“冬”與北京美術家協會合作,是全年的收官之展。本次展覽分為“春意滿園”“夏荷晚霞”“菊色金秋”和“冬日梅紅”四個主題。李庚、王穎生、喬宜男、張建豹、李耀林、王心剛、胡國偉、鄭山麓、崔澤培、吳明共10位知名畫家的妙筆丹青,呈現了墨竹、猛虎、山水、花鳥等多種題材。
展廳內空間疏朗,展區內以多媒體投影配合畫作,在展墻上投影出不同文化元素的動態圖,為展覽的環境氛圍增添暖意,動靜相宜。
展期:2022年12月28日—2023年1月13日
展館:東城區文化館二層風尚美術館
壺中家山——陳子莊藝術研究展
由中共成都市委宣傳部支持,四川博物院、成都武侯祠博物館、新都楊升庵博物館、北京畫院聯合主辦,陳子莊藝術陳列館協辦,北京畫院美術館承辦的“20世紀中國美術大家系列”之“壺中家山——陳子莊藝術研究展”已于2022年12月28日在北京畫院美術館開展。
本次展覽匯集了來自四川博物院、成都武侯祠博物館、新都楊升庵博物館收藏的陳子莊花鳥、山水、書法等作品,共計100件。展覽講述了滿地畫畫的放牛娃——陳子莊,成長為一個習武賣畫行走江湖結交豪俊,以期報效國家的俠士,又在久經風霜后回歸沉潛繪事,縱使生活困頓,坎坷久歷,亦不能阻擋他凌云健筆、縱橫紙上的傳奇經歷,旨在為觀眾呈現一個“時代里的陳子莊”形象。
展期:2022年12月28日—2023年2月26日
展館:北京畫院美術館一、二層展廳
影戲人間:陜西非遺皮影展
1月1日,“影戲人間:陜西非遺皮影展”在中國工藝美術館、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開展。展覽包括“影跡循蹤”“妝染簇鏤”“騰挪吟唱”“文彩精華”和“光影流傳”五個單元,共展出陜西非遺皮影相關展品約200件。
陜西是中國皮影戲的發祥地之一。陜西皮影戲經過千百年的發展和傳承,逐步形成具有鮮明地方特色和民族個性的藝術形式。本次展覽是對陜西皮影藝術的一次聚焦和詮釋,反映了新時期背景下非遺傳承人勇于探索的精神狀態,是民間藝術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一次全面呈現。
展期:2023年1月—3月
展館:中國工藝美術館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四層北區展廳
“世遺寶藏 大明風華”
明十三陵歷史文化陳列展
日前,“世遺寶藏 大明風華”明十三陵歷史文化陳列展在明十三陵景區游客中心展出。展覽共展示金銀器、絲織品石構件、玉件和首飾等出土文物珍品60套105件,其中一級文物15件、二級文物8件、三級文物2件。其中有20余件文物首次與大眾見面。
展區內,明朝萬歷皇帝的金絲翼善冠格外引人注目。國寶級文物金絲翼善冠是由518根0.2毫米的金絲編制而成,薄如蟬翼,總體看不到任何的接點和斷絲,正面像一個善良的“善”字。龍身、首、爪、鰭采用掐絲、累絲、碼絲、打制鏨刻等傳統手法制成,氣勢雄渾,充分反映了明代金銀細工的高超技術。
數字互動體驗區采用了“元宇宙 +數字化 + 沉浸式”及聲光電融合等科技手段,打造數字化體驗場景,真正讓文物“動”起來、會“說話”,全景式展示明十三陵歷史發展脈絡。
展期:2022年12月31日—2023年1月12日
展館:明十三陵景區游客中心
溫馨提示
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提醒廣大市民、游客出行時切實做到不聚集、不扎堆,最大限度減少感染風險。